查看原文
其他

【未名100场】北大教授渠敬东:“一直坚持的就是‘坚持’”

与您相伴的 兴证全球基金
2024-08-25


本篇主人物介绍:



渠敬东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哲学系毕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2005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2008年任《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2008—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2010—201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社会结构研究等。

3月北京的风还有些萧瑟,北大校园里的樱花却已迫不及待地开放。我们在静园二院,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谈,期间还有幸采访到了文研院副院长杨弘博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补充,我们一起聊了聊合作的公益项目,以及关于学术的点点滴滴,那个早晨,如沐春风。

兴证全球基金自2016年起开始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合作“北大未名学者讲座”,旨在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的舞台。双方合作的契机是什么?未名讲座的理念和坚持是什么?今年未名学者讲座也将迎来第100场活动,这100场有哪些精彩的瞬间?在这篇访谈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金句集锦:

● 如果说未名学者讲座一直坚持的是什么,一直坚持的就是“坚持”。能坚持就肯定会遇到困难,但你要坚持困难一定会解决,这才是坚持的意思。


● 最好的学者其实不是以学科来归类的,你问爱因斯坦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还是天文学家?他都是。所以跨学科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能够在最优秀的学者身上呈现出的特质。


 本质而言学术是教育,是对自我的教育,你要能够真的让自己越来越明白自己,认识自己,并且认识自己在整个社会里的位置,然后发挥自己的作用,也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


● 研究是孤独的修行。谁体会最深,就是那些需要特别强的基本功,并且怀有特别高理想的人会更孤独,总要有这些能够孤独修行的青年学者将来成为引路的人。所以要有基础才有前沿,而真正能把基础和前沿勾连在一起的就是年轻人,我们要对这部分学者给予支持。


 我认为学术是有形象的,你形象样子对了,会给大家信心,会让学者认为自己更重要,更有“精神”,所以我们在文创方面很用心,也是为了这种形象和“精神”的提升。



以下为访谈全文:


“办这个讲座的初衷是着眼未来,
未来最好的学者都是今天的青年学者”

渠院长:“未名学者讲座”是我们文研院2016年起主导的一个活动,每年开学的第一件事情,都是要把今年的未名学者讲座安排好。办这个讲座的初衷是着眼未来,未来最好的学者都是今天的青年学者,这个定位很清楚、很明确。


第二,未名讲座也是标准化的,如果要做成品牌,必须有高标准,北大文研院平台是跨学科的平台,我们遴选驻访学者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委员会,未名学者主讲人也来自他们的推荐。我们并不是按照独立一个专业、某一个方向去看,所以我们请的未名学者其实都是来自各个学科的,有关于佛教、道教的,也有以动植物考古作为研究专业的,所以造就了这样一个平台,所有的学科和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学者都纳入进来。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所面对的听众不是自己学科的,听众构成是各种各样,经常还会有大人物坐在这儿听,对很多青年学者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与学术会议的体验不一样。在年轻的时候你做非常专业的研究,这个过程中能不能和来自不同学科的人进行交流,这是现在学术研究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把口径打开,这也是“未名学者讲座”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我们邀请的评议人,往往都是资深学者,用已经成名的学者烘托青年学者,给他们最好的、最专业的点评,这就不再是一个青年人自己圈子里发生的事情,我们要打破的不只是学科界限,还有上下年龄的界限,比如第一场就请了清华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他们的参与也会带一批听众来,变成一个很好的立体结构。多维度下,年轻学者得到的鼓励是不一样的,很多学者来到“未名学者讲座”,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荣誉。


因为北大学者存量也就这么大,所以讲座不能变成一个普惠制的,我们必须把这个项目不断做加法,其实就是增加与外部的关系,并守住一贯的高标准。我们已经拓展到海外青年学者,使得这个平台可以让海外的学者和国内的学者也像北大不同学科的学者一样,能认识、能交往,成为知音。我们也希望在这个方向的配套项目上有所合作,能够保持持续性的彼此交流。


杨院长:主讲人、主持人和评议人都非常重要,因为要找资深的学者给年轻的学者评议,主持人就是主讲人学科的学者,或者自己所在院系主管的教学领导,对青年学者来说,既是展示,也是考验。


“跨学科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能够
在最优秀的学者身上呈现出的特质”

渠院长:“未名学者讲座”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跨学科。跨学科是我们文研院,或者说国际学术界高等研究院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的爱因斯坦。我理解最好的学者其实不是以学科来归类的,爱因斯坦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还是天文学家,他都是。所以跨学科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能够在最优秀的学者身上呈现出的特质如何成为这样的学者?一定是人生机会,认识不同学科的人,受到启发和给养,无论是长辈,同辈还是晚辈,或者说在某些平台上有机会汲取各种各样的养分,在这个意义上北大文研院致力于要做这个平台。我们在学术方面构造一个平台,不只是单一在专业研究领域,所以我们请来的驻访学者基本上都是要有跨学科交流的能力。为什么说“未名学者”项目也是跨学科的?就是要把千方百计我们遴选出来有潜力的学者向这个方向推动,让他能够在思维上,在气质上超出自己学科的限制,当然前提是自己学科也做的非常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人生不是一个均衡的时间感觉,人生总是有那么一个时间点,就像蝉蜕一样实现思维的跃升,或者叫做破茧而出。有的学者就是这样,在未名学者讲座中体会到了成长,第一次要让他面对不同学科的人,其实是很紧张的。之前我们一个特别优秀的学者,参加未名学者讲座的时候特别紧张,满身满头大汗,怕自己说不清楚,但现在,他思路各方面都打开了,现在面对任何学科的人讲都头头是道,甚至成了领军人物,再也没有大汗淋漓的感觉,这很重要,人一定要经历过场面,所以我非常感谢与兴证全球基金的合作,让我们有能力去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场面。


研究是孤独的修行。谁体会最深,就是那些需要特别强的基本功,并且怀有特别高理想的人会更孤独,总要有这些能够孤独修行的青年学者将来成为引路的人。有基础才有前沿,而真正能把基础和前沿勾连在一起的就是年轻人,我们要对这部分学者给予支持。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未名学者讲座”第二讲,就是我们外国语学院做梵文和巴利文的学者,这就是我们说的冷门绝学,他原来是中央美院学画画的,但被佛教感召考到北大,学习梵语和巴利语,研究佛经。他站在讲堂上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对他意味着什么,我能深刻地体会到他在讲堂上曾经被感召而焕发出的活力。到今年100场,我觉得这样的学者肯定不只他一位,他精神面貌跟我们一般见到的学者是不一样的。


杨院长: 这100位每一位都可圈可点,有些是校内学术青年骨干精英,邓老师、渠老师之前也提及要重视的校外的、京外的,包括海外的优秀学者。还有的学者之前做讲座的时候是在北大校外,但是讲了“未名学者”讲座以后,就调职到北大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现在“未名学者”自己内部都形成共同体的意识,两个学者在一起会交流每个人讲的哪一讲讲座。给青年学者搭这个平台,让他们接受不同学科的给养。


“如果说未名学者讲座一直坚持的是什么,
一直坚持的就是‘坚持’”


渠院长: 2016年文研院成立,成立一两个月后我们双方开始了在“未名学者讲座”的公益合作,我形容就像初恋。这个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开始我们也在成长期,所以合作的意义对我们不一样,比如我到现在还能记得7岁的时候是谁给我送过糖。这很重要,是一个契机、一个事件,我记不住什么原因一下子你们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是缘分。


第二是时间所带来的信任,契机是一方面,相互的信任、相互的欣赏是另一方面。一个项目如果做的持久就能成就一个很崇高的事业。


如果说未名学者讲座一直坚持的是什么,一直坚持的就是“坚持”,如果只办10场讲座也是一个事件,但是就像盖楼,10层谁也看不见,盖100层谁都看得见。这样盖楼的人,设计楼的人,住在楼里的人,和街上走的人都看见了,这个事就特别重要。如果“未名学者”只办10场,后面疫情带来的困难我们就都不办了,那么一切也都结束了。只要坚持必遇到困难,比如在具体操作上怎么选学者,这就涉及到我们对学者未来潜力的判断,我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常规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个困难我也觉得不算什么太大困难,能坚持就会遇到困难,但你要坚持,困难一定也会解决,这才是坚持的意义。


杨院长:双方合作就是共同目标和坚守是一样的,做事情的标准是一样的,所以才能合作,也越来越愉快,就是螺旋式双方促进上升。


“我认为学术是有形象的,
你形象样子对了,会给大家信心”


渠院长:我们的活动还配有专门的海报,发放聘书,我们会把海报镶嵌在画框里,现场送给这些青年学者,其实我知道他们很多人都把这个讲座海报挂在办公室。我前几天去一个高校拜访,那个高校的副校长说,我就是“未名学者”,你们发的聘书我到现在还放在家里珍藏着。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讲究仪式感,因为我们都是过来人,知道人内心里面回忆对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当年就这么成长起来的,那时候我们也特别希望有这样的鼓励。


古今看、中西看,学问都是一个总体有形象的东西,举个例子,比如做一名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就要穿上中世纪贵族的袍子,或者制服,还有配剑,英国的皇家学院每一把勺子都是印上自己的LOGO的,你在这儿吃过饭可以把银餐具带走,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奢侈。但我想说,学术是一个荣誉,一个标志,甚至世界学术界,特别是欧洲会用所谓的骑士制度来比喻学术的荣誉。我认为学术是有形象的,你形象样子对了,会给大家信心,会让学者认为自己更重要,更有“精神”,所以我们在文创方面很用心,也是为了这种形象和“精神”的提升。提升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跟只做形式的人不一样,我记得非常清楚,一个画家朋友是中央美院的,说你们海报挺好的,而且他上课就用我们海报去做一个例子教学,他告诉学生,你们现在学的平面设计本身是有一套规则,纯粹搞设计对形式特别有感觉,但没有内容也是不行的。海报应该是形式+内容,才称得上是海报,为什么他教学用我们的海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从纯形式角度来讲,文研院海报都是学生设计,其实有很多问题,但它内容这部分考虑很多,就把形式缺点盖掉了,这是一个平衡。


我们也做过“未名学者”60讲明信片的合集,我们不一定用文创这个概念,而是让学者有各种各样的用品每天都在手边,就这种感觉,我觉得上手的东西才是让人最亲近的。


杨院长:几代总设计师都是渠老师亲历亲为,渠老师对设计花了不少功夫,定下整个格调和水准,一直说不要对付,要讲究,不能凑合,真是一个线一个字,1毫米视觉的差异都要考虑到。渠老师跟我们分享过几次海报怎么调,真的在细节。整个海报模板不知道打磨多少回,长版、竖版、方的、圆的,这个线怎么样排列,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这个不容易。


包括我们的院长邓小南老师,在做文研院周历的时候,邓院长70多岁了,还是会很认真地看配的图合不合适,跟这个日子符不符合,这句话合不合适,图大了小了,真的是有讲究,不是单单看一个设计这么简单。


渠院长:做事如果你一开始花精力花足了,后面就好办了。很多时候一开始拖延,后面就都会拖延。


“本质而言学术是教育,是对自我的教育,
你要能够真的让自己越来越明白自己”


渠院长:本质而言学术是教育,是对自我的教育,你要能够真的让自己越来越明白自己,认识自己,并且认识自己在整个社会里的位置,然后发挥自己的作用,也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就要靠这种平台,像你小时候肯定在小学里读书,做游戏,到大学阶段就需要各种各样复合型的专业,当你真正成为研究者或者成为学者当老师这个阶段,就需要有新的平台,新的教育机制。所以我才说对于年轻学者,我们“未名学者”就是中间的一个机制。但是你说它是不是发挥作用,我认为确实它发挥作用。简单来讲这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因为通道不一样。我一直认为对自己认识最深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最重要的学者,当然他肯定不是只在意自己的人。我觉得邓老师在我们心目中学问和人都是一致的,你看她讨论宋代问题的高度和他做人是一致的。天天只想自己的学者,就达不到研究的高度。


杨院长:我就拿我自己说,在文研院工作这几年的感受,就是追随邓老师和渠老师,从他们身上看到真学者的低调谦和,对学术的坚守,对青年学者的关怀和引导。我们前两天办的学术活动,老师们就谈到学术导向的问题,不管是我们对学生,还是对青年学者,还是做活动的引导,从渠老师讲的这个逻辑出发,如果觉得做学问好,可能会成为好老师,也会成为出名的学者,但是哪一个在前,哪一在后,哪一个是根基,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老师们身上真是有一种闪光点,他们低调谦和,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认识,坚持的标准真的是不一样。先是成为好老师言传身教,然后可能随之而来才是学术声誉、社会影响力,还有伴随你学问的层次提高以及为人的教导。


【未名学者讲座第100场预告】



讲座题目:农业化与早期中国

讲座时间:4月28日 14:00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校内

讲座摘要: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变革。对于中华文明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而言,农业化过程的探索和复原更是其早期社会研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这一技术变革的完成过程的探讨,相对忽视了农业在起源中心形成之后,逐步扩散,进而完成更大范围内农业化“改造”的过程。本讲内容将在梳理现有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复原中国及邻近区域的农业化过程,探讨这一过程的实现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尝试从农业化的视角理解早期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和深层基础。
学者简介:邓振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习,先后获学士、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田野考古,近年主要致力于农业起源与传播的研究,同时关注其背后的区域互动和人群迁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研究课题5项,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




【特别福利】


在本文下方留言你想看的跨界对谈内容

或者关于兴证全球基金公益活动想说的话

我们将抽取精彩留言

赠送第100场北大未名学者讲座入场资格


(本次活动仅包括活动入场资格,讲座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中奖后我们将微信回复相关留言,需收集姓名、电话及身份证号码用于入校登记。信息收集仅供活动之用,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兴证全球基金所有,活动截至4月20日24时)



优选好文

定投,有效吗?

【倒计时2天】上海基金圈即将沸腾!齐名巴菲特的他,82岁“再就业”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本相关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相关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互动者参与兴证全球基金的本次互动活动,视为对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授权。感谢参与者对本次活动的关注和支持。活动过程中收集的参与者其他个人信息仅供本次活动使用,我们将严格保密。本活动解释权归属于兴证全球基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兴证全球基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